在美国,我们往往认为全球化带来的压力会首先落到西方国家的肩膀上。全球化经济将工作推向了海外,在那里,相同的工作跨国企业能够付给工人较少的工资。美国失业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,就是制造业的工作从本地流失到中国、印度和其他国家。所以令人有些惊讶的是,在最近一期双语杂志《中国日报》(China Daily)中 Amitendu Palit撰写了一个评论专栏,温和地责备了中国工厂利用机器人来做大部分人力工作((http://www.chinadaily.com.cn/opinion/2011-08/12/content_13097717.htm)),而这是个亟需的提醒。
富士康是中国最大的企业之一,也是苹果的主要供应商。近期富士康宣布截止至2013年,他们会在生产线上使用一百万个机器人。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,关于工业性作业自动化的理论是——无论是否有瑕疵——将这类基础的工作交由机器来做可以让工人们来做更复杂、更高水平的工作,从而提高商业生产率并使员工感到满足。但是像中国这样拥有15亿人口的国家,并不缺少劳动力、熟练技术工人及其他方面,同样也不需要机器人。然而对企业盈亏的潜在利益,使得劳动力资源的生活水平出现了更大的问题。也许在未来的数十年中会衍生出很多需要熟练技术工人的职位,甚至能够覆盖人口庞大的中国和印度。但是我们所有人——美国、中国以及各地的人们——都非常值得去思考的是员工最需要什么,而不是雇主需要什么。
杰克·罗森
评论